宣化上人:虽非正得真三摩地,安隐心中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|每天一段《楞严经》

2023-05-10 14:56:27



古人曾经赞叹!“自从一读《楞严》后,不看人间糟粕书!”现在是末法时代,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?《楞严经》是宇宙人生 真理探原的经典,也是抱本修行,闭关修行一直到证果,跟在身边的一部书.《楞严经》就是叫你大彻大悟,叫你明心见性。因为它叫你捨识用根,舍意识心,用不生不灭的根性修行!人生如果能看一遍《楞严经》就没白活!


宣化上人《楞严经》浅释.卷第九


阿难!如是天人,圆光成音,披音露妙,发成精行,通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少净天。


阿难!如是天人,圆光成音:阿难!像光音天的天人,他的圆光成为一种音了。披音露妙,发成精行:再把这个音分析清楚了,然后就会显露出一种微妙的精行。通寂灭乐:这种的精行,就通于寂灭乐。“寂灭”,就是连念都没有了、寂灭了,谓之心静了。如是一类,名少净天:这一类的天人,叫“少净天”,少少地得到真正的清净了——得到少分,而不完全。


净空现前,引发无际,身心轻安,成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无量净天。


净空现前:得到真正的清净,然后又得到空的理了。得这空的理,就引发无际:就引发无量的清净,这种清净就没有边际了。身心轻安:这时候,身轻安了,心也轻安了,真正得到自在了,也就是得到这种真空里边的妙有,妙有里边的真空。这个时候,这种境界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。成寂灭乐:这叫成就寂灭之乐。如是一类,名无量净天:像这样一类的,叫无量无边清净的天。


我们一般人都贪外边的色,向外边去流,“性流为情,情流为欲”,就有这种淫欲的心生出来,一定要找一个对象,然后发泄自己这种的欲火,这是向外驰求去了!这所谓是一个色欲。那么这个色,是不是单单要有色,才有这种境界呢?不是的。就在这个真空里边,也有这个真色;真色里边,你若明白了,也就是真空。真空妙有,也在这个地方能体验到。《心经》上说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你要是得到这种寂灭乐——寂灭乐就是一个空理;得到空理这种真正的寂灭乐,那比你外边去找寻那个色,不知加几千万倍的快乐!那么你想要得到这种的境界,首先要停止外边这个色;你外边这个色如果不停止,你自己真空里边那种色是不会发现的。所以现在说“引发无际,身心轻安”,这就是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这不能假藉的,不能说:“欸,我也得到这个境界了!”你得到,不是口头上讲的,真得着那才算呢!这种境界说不出来的,所以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

世界身心一切圆净,净德成就,胜托现前,归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遍净天。


世界身心一切圆净:前一个天,只有身心圆净;现在这个,,你这功夫成就了,。世界本来是不净的,你也可以把它转变成圆净的,所以说“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”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你心净,就佛土净;你若心不净,佛土也不净。你就在极乐世界,一天到晚哭哭啼啼的,那也不乐了;你在娑婆世界,一天到晚都欢欢喜喜的,那也就是欢喜地菩萨——所以“一切唯心造”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只看你能看得破,放得下,你就得到自在;你看不破,放不下,就得不到自在。


那么世界身心一切都圆净了,净德成就,胜托现前:这回这种清净而光明的德行成就了,这时候,胜托现前。怎么叫“胜托”呢?他这种殊胜的功能,到任何的地方都无障碍了!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。归寂灭乐:那么得到这个寂灭的乐。如是一类,名遍净天:像这样的一类,没有一个地方他不清净的,遍法界他都清净,所以这叫做“遍净天”。


阿难!此三胜流,具大随顺,身心安隐,得无量乐。虽非正得真三摩地,安隐心中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。


阿难!你要知道,此三胜流,具大随顺:这三胜流,具足这个大的随顺。“随顺”,就是随顺众生的心,令众生也都欢喜。身心安隐:身也没有妄想,心也没有妄想了;身没有不安稳的,心也没有不安稳的。前边那是苦恼不逼、忧悬不逼;这个地方,把那个忧悬、苦恼一点都没有了,身也安,心也安了,身心都老老实实的。怎么老实法?就是没有欲念了。没有再生心动念,或者男人去找个女人,女人去找个男人,没有了!这叫“身心安隐”了。


你要是不安稳的时候,怎么样啊?这个念停止了,那个念又生来:“哦,某某生得很美的!某某又是很漂亮的!”一天到晚想这个事情。现在身心安稳了,对这些个问题都解决了,再也不生这个心了。所以说身心安稳了,什么安稳?就是这一点!就是这一个问题!我讲来讲去,就是造业的也就是这个问题——无明——最初就是一念无明,就惹出这么多的祸患来!欲念、爱欲从什么地方来?就从无明那儿来的。所以十二因缘一开始,就讲“无明”。无明,然后就有了行;行,就有识了;识,就有名色,都是从这儿来的。现在在这个地方,虽然没有真正把无明破了,可是得无量乐:得到无量的快乐。虽非正得真三摩地,安隐心中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:虽然不是真正的定,可是他在这个安稳心中,有一种欢喜毕具,这名为三禅。


到这个时候,你坐到三禅的境界上,你这个念就不起了,得到一种寂灭乐。所谓“一念不生全体现,六根忽动被云遮”,你在这一念不生的时候,那就是佛的本体;全体现了。六根忽动——可是你或者眼睛看一看,耳朵听一听;这一动,被云遮,这就又生了云彩,把你自性遮上了。那么用功用到这个时候,前边身心还生心动念,譬如脉停止了:“哦,我的脉怎么停止了呢?”你这么一想,脉搏又动了。你到呼吸气停止的时候,你生了一念:“哦,我这怎么没有吸气了呢?”这么一想的时候,这个呼吸气又有了,这就叫“念没住”呢!现在到这个三禅上,脉搏、呼吸气什么也没有了,也不管它了,不再生这个念了,自己连自己这个念都没有了,都找不着了,这叫“一念不生”;一念不生就全体现,这是三禅的境界。



在公众号内回复“Lyj看往期目录


大家喜欢看:

  • 江西青原山,有一位降虎伏蟒,像孙悟空一样会使定身术的大修行人

  • 虚云老和尚:做再多功德不如做这一件事

  • 虚云老和尚:我去去就来

  • 宣化上人:八种因缘能得到莲花化身

  • 界诠法师谈本愿念佛: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

  • 如何快速读懂楞严经?

  • 汉地修学的两个现象之“忘本

  • 毁谤正法看起来很浅,其实你谤的不少

  • 看完这些就知道《楞严经》非学不可!

  • 有的人梦里常有一些预感是什么原因?

  • 人容易饿、困、怕冷是什么原因?

  • 海青的穿脱和缦衣的搭收(含视频)

  • 不受五戒与受五戒,有很大的区别

  • 在家人学佛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点

  • 绝对震撼:素食对人体的巨大利益

  • 教你正规的拜佛姿势!这些你一定想不到

  • 风起云涌1953年,虚云老和尚拯救了中国!

正法清流公众号:zhengfaqingliu

编辑师兄微信号:guosenshr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菜谱网中心